特朗普2025年7月签署的100%对俄关税与对俄石油买家的次级制裁,成为决定俄美关系走向的分水岭。
美国一方面切断俄罗斯的“战争供血管”,另一方面联合欧洲向乌克兰提供最后一批大规模援助。
幕后信号明确,就算俄罗斯哪怕选择与中国反目、想配合美国,美国依然没有留下任何转圜空间。
这个操作等于直接堵死了俄方通过“背刺中国”获得喘息机会的幻想。
历史包袱让俄罗斯社会一直存有亲美惯性。叶利钦时期,绝大多数寡头把钱和家人都送去了伦敦和美国,俄罗斯杜马内也一直有人对中俄合作心存疑虑。
类似建议暂停中俄能源合作、试图用“和西方更亲近”来换制裁松绑的声音,这些年在俄精英阶层其实并不罕见。
部分人坚信靠割裂与中国的联系就能得到所谓“文明国家”身份,这实际上是一种老式的、保守的自我优越感作祟。
特朗普式政策反复狠狠打碎这些旧有幻想。今年4月他还公开宣称和普京对话顺畅,给出和解可能性;转眼间,不但上调关税、喊出“轰炸莫斯科”的极端言论,还抬出直接金融封锁的次级制裁——没哪个国家买俄罗斯石油还能安枕无忧。
印度推迟北极气项目、德国暂停俄油过境,白宫说出啥就真下死手。这次连俄外交部都不含糊,扎哈罗娃点明特朗普“谈判是假动作,关税才是本质”。
俄社会认知被现实重塑。最新的民调显示,俄罗斯人对特朗普的好感度从年初五成多直线跌到不足三成,过半数受访者确认,“美国的根本目标就是肢解俄罗斯”。
不少人开始重新审视俄美之间以往的妥协是否值得。像是北溪-2管道那次,俄罗斯主动做让步,换来的却是被炸毁的一地鸡毛。退出乌克兰粮食协议,结果也是美国根本不买账,制裁一项没减少。
时至今日,俄罗斯才真正体会到,再怎么对美国妥协都讨不来维持大国地位的尊重。
中俄关系根本不是简单拉过去就能变的。普京推动贸易合作反倒意外催生了庞大的亲华集团,这群人在当前局势下反而成了俄国内制衡西方的主力。
以能源寡头为例,三年内俄油对华出口已接近一半,天然气对华出口翻倍,相关高管奖金涨幅远超其他产业。军工行业一样,从乌拉尔车辆厂专为中国客户制造矿山机械,到苏霍伊深度绑定C929客机项目,每年都有数亿美元的现金流入。
有人形象比喻过,现在要让俄罗斯再“向西靠”,首先拦着的会是本国得利于中俄合作的新贵阶层。
政策方面,俄罗斯甚至特意通过反次级制裁法,打击所有敢协助美国制裁中国或本国利益的企业。铝业巨头德里帕斯卡公开表态,与美国合作等于自杀,还不如相信中国承诺。这些现实情况已经彻底扭转国内关于“摒弃中国回归西方”的讨论氛围。
现在,如果再有谁高喊脱离中国路线,很可能先遭本国既得利益集团抵制。
美元信用体系收缩,人民币被更多俄企当作储备,进一步绑定两国经济价值链。
俄罗斯从过去一味追求融入西方,到如今只能把中方当作主要出路,就是被一次次教训出来的。
对于那些年长“怀念沙俄传统”的老政客来说,放下对中国的偏见还需时间。但新一代俄罗斯人多数在西方压力下成长,对中国的看法更务实。俄未来命运,无论从经济格局还是政治气候来看,都逐步摆脱对西方幻想,回归务实合作道路已无法逆转。
预计继续深化与中国经贸军事互动,会成为莫斯科破局外部遏制的主要选项。美国动用极限压力后留给俄罗斯的战略空间已非常有限。短期内,中俄关系稳固概率高,俄“倒向西方”的可能性基本消失。
本地股票配资公司,正规炒股配资知识网,炒股杠杆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