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始终高度重视党的作风建设,培育并发扬了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以及艰苦奋斗、求真务实等优良传统作风,是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使党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充满生机和活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发扬钉钉子精神加强作风建设,以优良党风带动社风民风向上向善。高校校风学风是社风民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校,我们要大力弘扬党的优良作风,发挥优良党风对校风学风的引领作用,以优良党风塑造良好校风学风,营造风清气正的育人环境。
锻造优良党风,营造风清气正的校园政治生态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作风问题本质上是党性问题”“党的作风就是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对于高校而言,党风是高校党组织和党员在政治、思想、组织、工作和生活等方面体现党性原则的一贯态度和行为,反映了高校党组织和党员的世界观、价值观和行为准则。高校承担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使命。在高校,优良的党风可以促进学校持续健康发展,增强学校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
一要坚持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建设的教育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必须以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为根本保证。这既关乎教育的性质,也关乎教育的兴衰成败。高校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战略属性,培养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确保我们培养的人始终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社会主义,使高校始终成为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的坚强阵地。
二要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持之以恒净化校园政治生态。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强调,要持之以恒净化政治生态。在高校,政治生态关系到高校的社会形象和发展方向,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要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肃认真开展党内政治生活,及时查处选人用人不正之风、拉山头、搞圈子文化等违反政治纪律政治规矩问题,确保高校各级党员干部始终把党的纪律规矩记在心上,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在高校落地生根、见行见效。要持续开展正风肃纪反腐,聚焦高校基建工程、科研经费、资产管理、物资采购、招生考试等重点领域,加大巡视巡察力度,坚决查处违纪违法问题,加强校园廉洁文化建设,确保校园党风正、政风清、校风明。
三要强化党的作风建设,打造健康向上的育人环境。以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为契机,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讲政治、守纪律、树新风,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推动八项规定化风成俗。坚持“当下改”与“长久立”相结合,以钉钉子精神纠治“四风”,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以优良作风凝心聚力、干事创业,汇聚育人合力。要弘扬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大兴调查研究之风,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树牢以师生为中心的思想,倾听师生意见呼声,着力解决广大师生的难点、堵点、痛点,将师生的满意度作为衡量高校作风建设的最高标准。
以党风铸魂,孕育正气充盈校风立德树人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不懈培育优良校风和学风,使高校发展做到治理有方、管理到位、风清气正。”校风是大学内在文化和精神风貌,体现着学校的办学理念、文化传承和育人目标。良好的校风是教师潜心教书育人和学生专心求学问道的重要条件,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基础。在高校,要以优良党风铸魂,孕育正气充盈的校风切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一要强化理想信念教育,铸牢立德树人之“根”。要从思想上固本培元,不断提高广大师生员工的党性觉悟,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深入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把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作为师生教育培训和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引导广大师生从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中汲取力量,筑牢信念之基、补足精神之钙,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践行者。
二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铸牢立德树人之“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营造风清气正育人环境,必须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性工作,将师德师风第一标准贯穿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全过程。强化师德考核,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教育教学的首要要求,严格落实师德失范“零容忍”。强化师德锤炼,实施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行动,让教育在三尺讲台的育人实践中锤炼高尚道德情操。发挥师德先进典型示范引领作用,讲好师德故事,传递师德正能量,营造全社会尊师重道的良好氛围。
三要整治师生身边的腐败和不正之风,铸牢立德树人之“要”。要坚持用改革精神和严的标准管党治党,加强党章党规党纪教育,建立常态化长效化的纪律教育机制,综合发挥党的纪律教育约束、保障激励作用。一体深化正风肃纪,健全防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制度机制,真正做到为广大师生减负赋能,完善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工作机制,着力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进一步营造风清气正的校园政治生态和育人环境。
以校风塑形,涵养优良学风培育时代新人
学风不正,如同党风不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大力弘扬优良学风,把软约束和硬措施结合起来,推动形成崇尚精品、严谨治学、注重诚信、讲求责任的优良学风,营造风清气正、互学互鉴、积极向上的学术生态。”在高校,学风主要是指师生的学习态度和行为方式,是凝聚在教与学过程中的精神动力、态度作风、方法措施等,是治学之本、成才之本。在高校,要以优良党风校风,涵养良好学风,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
一要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理论联系实际是中国共产党的宝贵经验和优良作风,中国共产党在学习过程中始终强调理论联系实际。高校要以党的学习观为引领,不断完善学风建设机制,通过实践教学环节,如实习、实训、社会实践等,让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在“学中做”“做中学”,做到知行合一,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创造力,把学生培养成为既有扎实学识,又有强烈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要大力倡导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也是学习的重要态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所高校的校风和学风,犹如阳光和空气决定万物生长一样,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成长。”高校要引导学生树立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用扎实学风锤炼本领,杜绝浮躁与功利,深入钻研知识,反对弄虚作假、抄袭舞弊等不良行为,培养学生的学术诚信和严谨的治学精神。
党风正则校风正、学风浓;校风好、学风正则党风优。对于高校来说,党风校风学风是一所大学的生命,党风连着校风,决定学风,三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渗透、互补互促。培育优良的党风校风学风,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的重要要求。高校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以优良党风正校风优学风,推动党风清正、校风清爽、学风清新,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支撑。
【作者】林添旺
【供稿单位】广东财经大学
【频道编辑】李卓华 莫群
【文字校对】杨明珠
【值班主编】郭芳 蒋玉
【文章来源】南方杂志党建频道
本地股票配资公司,正规炒股配资知识网,炒股杠杆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